高雄氣爆事件造成28死、302傷的重大傷亡,創下了台灣氣爆史上的悲情紀錄。雖然同胞們無私相助、慷慨解囊,稍稍化解了共同創傷,但高雄地區數百萬人隨時生活在不定時炸彈下的高度風險,在災難之後終於開始受到應有的重視。

高雄氣爆事件釀成的傷亡及各種損失,當然不應該白白犧牲。這個事件最重要的教訓,是告訴我們生活的周遭處處存在著風險;各種風險隨著時空的變遷,會提高或下降,如果沒有足夠的警覺和預防,就可能要付出慘痛的代價。莫拉克風災中小林村的滅村事件,我們付出了代價,也學到了教訓;高雄氣爆事件,我們再次付出代價,也將會學到教訓。

然而,還有各種各樣的其他風險,我們是否也要一次又一次地付出代價,然後才會學到足夠的教訓呢?難道我們不能夠建立足夠的風險意識、進行充分的風險研究、從事風險預防,將生活周遭的可能風險降到最低或完全消弭,讓個人的「小確幸」成為國家的「大確幸」呢?

莫拉克風災屬於自然的生活風險,高雄氣爆事件相對屬於人為的生活風險;在兩個事件之後,已對我們造成相當的教訓,預防工作將會受到相對適當的重視。在我們的生活中,會受到注意的風險除了上述類型以外,通常是政治和國防風險比較受到重視;因此關於軍事國防、政治外交的研討或座談會經常召開,傳播媒體也隨時訪問專家學者這方面的問題,所以傳統的國家政治和國防風險,反而因受到高度重視而降低了許多。

然而,身為全球村的一份子,我們的生活其實和世界各國相互連結,透過進出口貿易、生產和貨幣兌換的活動,我們的經濟生活其實也充滿著風險。這種經濟風險屬於國家風險的一部分,理論上應由「國家安全會議」或「國家安全局」來負責研究,並擬定對策;但目前國安會和國安局的資源其實相對有限,能夠進行的探討深度、廣度和對策的研擬可中壢制服店能是不足的,何況各種對策可能要透過行政院各部會或地方政府才能落實,因而降低風險的途徑也需要更多機構的理解與配合,因此「國家經濟安全」問題確實值得進一步深入探討。

先進國家酒店賺錢對於國家安全的重視早已從軍事政治領域進入經濟領域:美國早在1972年就設立了「總統經濟政策委員會」,領導各種工作委員會來研究各種經濟風險;俄羅斯也在聯邦安全會議下設立了「經濟安全跨部門委員會」,並列出「俄羅斯經濟安全指標清單」;對岸則在「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中,設立了「經濟安全研究中心」,並不時發表研究成果。

國家經濟安全的範圍可以涉及境內和境外的部分:境內的可以包含糧食安全、用水安全、土地資源、經濟成長、所得分配、醫療保障、公共衛生、金融體系、本勞和外勞運用、交通網絡、對外投資等;境外的可以包含進口資源、出口市場、匯率變動、國際運輸、疫疾傳染、高科技出口、兩岸關係等,每一個項目都可能涉及非常複雜的問題,每一種問題都需要深入研究才能提出適當的對策,每一項對策可能都需要不同的機構協助處理。因此,在國家資源允許的情況下,重新思考國家經濟安全研究的體系和議題,目前可能正是適當的時機。

最簡單的模式,可能是仿效美國及俄羅斯,在總統領導的國家安全會議下,設立政治、軍事、經濟、社會、國土等幾個委員會,再分別建立相關的研究機構,給予適當的預算並選定議題進行深入研究,並提供對策。這當然涉及國家預算資源的重整,無論答案如何,若問題懸宕而無法克服,那可能就是最大的「國安問題」。



2EB46948DB09FFD4
arrow
arrow

    柯建志藥風治瑞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