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進行中的經貿國是會議,目的是為台灣經貿發展策略找出共識,以國內的政治氣氛,以及在野酒店公關黨拒絕出席的情況下,這是個極艱鉅的任務,不易有重大的進展。

與其討論短期間政治難解的問題,倒不如針對馬上可以執行的項目認真討論,努力為國家創造最大利益。

尋求共識是政治問題,牽涉政黨與企業利益,以及個人的算計,加上民眾的意識形態偏好的攪和,只要與中國大陸有關的經貿議題,總是會吵得震天動地。所以,在台灣,想要以政治手段解決經濟問題,必然是吃力不討好的事情,以經濟手段處理經濟問題,才是短期內的上策。

政治介入反而讓經濟問題複雜化了,實務上,市場的正常運作,就是企業會假設在既有的經營環境下,別的廠商會激烈挑戰,即使與對手合作,也是為了對共同的敵人競爭,甚或與對手是又合作,又競爭。

這種市場法則自然汰弱留強,不敵而退出的廠商認賭服輸,但經營環境一旦因政治介入,對某些團體特別有利,就會造成不平的心理,大家爭相以政治手段解決問題,因此政府最好的政策,就是創造公平競爭環境,讓廠商以競爭規則運作,這是最合理,也是大家最可能有的共識。這次的經貿國事會議,如果能以此為目標,比較有可能產生具體可行的方案。

以下兩個議題可以作為討論的焦點。第一、企業的競爭規則,就是追求自己的最大利益,因此為了經濟發展,政府應該創造一個企業願意選擇以台灣為全球營運基地的環境,而且願意將海外的資源帶回台灣。這種政策對所有企業一視同仁,不會有產業或個體的差別,所以讓企業願意將資金自由進出台灣,是最重要的事,我們不應以政治力介入企業資金的流向,我們應關心的是海外資金是否願意以台灣為母國,停泊在國內。大家應討論的是,在不需修法或立法,在兩岸經貿關係維持現狀的假設下,可以立即做的事。

第二、台灣人可以選擇到外地工作或學習,但是希望他們喜歡台灣的居住環境,會以台灣為永久居留住所。資金隨著人流動,只要覺得台灣才是家,就會把財產留在台灣,有利國家的經濟發展。

基本上,一個適合居住的地方會有反映世界趨勢的教育體系、合適的健康及照護系統、乾淨、美觀、舒適、安全的居住環境、便捷的連結國內外的交通系統、城鄉差距有限,以及有足夠的藝文和娛樂活動。經貿國是會議討論的重點之一,應是如何建立一個公平合理的商業環境,讓廠商有誘因投資於「宜居」方面的建設。

台灣的政黨可以對兩岸經貿關係缺乏共識,但是不能避談廠商自由進出的競爭環境,不同政治立場的人可以選擇訪問不同的地方,但是不可能對吸引國人回台定居沒有共識。

台灣的政黨應當學習企業間的競爭,把沒有共識當成是常態,聚焦精力在為人酒店賺錢民及企業謀福祉,就像企業爭取顧客一樣,在競爭對手不合作的情況下,自己做得到的範圍內,努力爭取百姓的認同。政治就像企業競爭,本來就不易有共識,重點在於誰能在政治共識極小的情況下,為國家創造最大的利益。



9BD6A1B045376AEC
arrow
arrow

    柯建志藥風治瑞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